首页 > Word模板 > 高考 > 

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功和能.doc

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功和能.doc

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功和能.doc

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功和能.doc

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功和能.doc

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功和能.doc

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功和能.doc

试读结束,还剩3页未读,开通VIP下载查阅。
选择题专练卷(二) 牛顿运动定律 功和能 一、单项选择题 1.(2013·新课标全国卷Ⅰ)图1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,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。表中第二列是时间,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,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。根据表中的数据,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(  ) 图1 1 1 32 4 2 130 9 3 298 16 4 526 25 5 824 36 6 1 192 49 7 1 600 64 8 2 104 A.物体具有惯性 B.斜面倾角一定时,加速度与质量无关 C.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.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2.(2014·西安摸底)如图2所示,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,另一端与物块接触但不连结,现利用该装置研究物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s与弹簧压缩量Δx的关系,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,由表中数据可以归纳出物块滑动的距离s跟弹簧压缩量Δx之间的关系是(k为比例系数)(  ) 图2 Δx/cm 0.5 1.0 2.0 4.0 … s/cm 5 20 80 320 … A.s=k        B.s=kΔx C.s=kΔx2 D.s=kΔx3 3.完全相同的两辆汽车,都拖着完全相同的拖车以相同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齐头并进,某一时刻两拖车同时与汽车脱离之后,甲汽车保持原来的牵引力继续前进,乙汽车保持原来的功率继续前进,则一段时间后(假设均未达到最大功率)(  ) A.甲车超前,乙车落后 B.乙车超前,甲车落后 C.它们仍齐头并进 D.甲车先超过乙车,后乙车又超过甲车 4.(2014·启东模拟)在倾角为30°的足够长的斜面上,有一重10 N的物体,被平行于斜面的大小为8 N的恒力F推着沿斜面匀速上滑,如图3所示,g取10 m/s2。物体所受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。在推力F突然消失的瞬间(  ) 图3 A.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立即与原来相反 B.物体的瞬时加速度为8 m/s2 C.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等于0.4 D.推力F消失后,物体将沿斜面上滑,最后静止在斜面上 5.如图4所示,质量为4 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。质量为1 kg的物体B用细线悬挂起来,A、B紧挨在一起但A、B之间无压力。某时刻将细线剪断,则细线剪断瞬间,B对A的压力大小为(取g=10 m/s2)(  ) 图4 A.0 N B.8 N C.10 N D.50 N 6.质量为M的皮带轮工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。一细绳绕过皮带轮的皮带槽,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重物,另一端固定在桌面上。如图5所示,工件与桌面、绳之间以及绳与桌子边缘之间的摩擦都忽略不计,则重物下落过程中,工件的加速度为(  ) 图5 A.eq B.eq C.eq D.eq 7.(2014·江南十校摸底)如图6所示,一高度为h的楔形物块固定在水平地面上,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从倾角分别为α、β的两个光滑斜面的顶端滑下,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(  ) 图6 A.物体滑到斜面底端的速度相同 B.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所用的时间相同 C.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重力所做功的功率相同 D.物体滑到斜面底端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相同 8.如果说美国畅销全球的形象产品是可口可乐,那么,俄罗斯畅销全球的形象产品则是AK47步枪(如图7所示),AK47步枪得到众多军人的极度崇拜,算得上是全球局部战争中使用人数最多的武器。若AK47步枪子弹的质量m=2×10-3 kg,子弹在枪膛内受到压缩空气推动力F与子弹在枪膛内的运动时间t满足F=400-×105 t,子弹在枪膛内运动时重力、所受阻力都忽略不计,子弹离开枪膛后,推力立即变为零,在水平射击时,关于子弹在枪膛内的运动情况,下面说法正确的是(  ) 图7 A.子弹离开枪膛时的速度为300 m/s B.子弹离开枪膛时的速度为600 m/s C.子弹在枪膛内运动的距离为0.45 m D.子弹在枪膛内运动的距离为0.90 m 9.(2014·南通测试)如图8所示,置于足够长斜面上的盒子A内放有光滑球B,B恰与盒子前、后壁接触,斜面光滑且固定于水平地面上,一轻质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在斜面上的木板P拴接,另一端与A相连。今用外力推A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,然后由静止释放,则从释放盒子直至其获得最大速度的过程中(  ) 图8 A.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减小直至为零 B.A对B做的功等于B动能的增加量 C.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小量等于A和B机械能的增加量 D.A所受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的代数和小于A动能的增加量 10.如图9所示,长木板A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,物体B以水平速度冲上A后,由于摩擦力作用,最后停止在木板A上,则从B冲到木板A上到相对木板A静止的过程中,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(  ) 图9 A.物体B动能的减少量等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B.物体B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 C.物体B损失的机械能等于木板A获得的动能 D.物体B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木板A获得的动能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之和 二、多项选择题 11.用一水平力F拉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,在F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,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像如图10所示,g=10 m/s2,则可以计算出(  ) 图10 A.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B.F为14 N时物体的速度 C.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.物体的质量 12.(2013·广东高考)如图11,游乐场中,从高处A到水面B处有两条长度相同的光滑轨道。甲、乙两小孩沿不同轨道同时从A处自由滑向B处,下列说法正确的有(  ) 图11 A.甲的切向加速度始终比乙的大 B.甲、乙在同一高度的速度大小相等 C.甲、乙在同一时刻总能到达同一高度 D.甲比乙先到达B处 13.(2014·江苏联考)质量为2×103 kg,发动机额定功率为80 kW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;若汽车所受阻力大小恒为4×103 N,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(  ) A.汽车的最大动能是4×105 J B.汽车以加速度2 m/s2匀加速启动,启动后第2秒末时发动机实际功率是32 kW C.汽车以加速度2 m/s2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中,达到最大速度时摩擦力做功为4×105 J D.若汽车保持额定功率启动,则当汽车速度为5 m/s时,其加速度为6 m/s2 14.(2014·杭州名校质检)如图12所示,物体A、B通过细绳及轻质弹簧连接在轻滑轮两侧,物体A、B的质量分别为m、2m,开始时细绳伸直,用手托着物体A使弹簧处于原长且A与地面的距离为h,物体B静止在地面上,放手后物体A下落,与地面即将接触时速度恰为零,此时物体B对地面恰好无压力,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(  ) 图12 A.此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小为g,方向竖直向上 B.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mgh C.此时物体B将向上运动 D.此过程中物体A的机械能减少量为mgh 15.(2014·徐州模拟)在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、B,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、m2,弹簧劲度系数为k,C为一固定挡板,系统处于静止状态。现用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,当物块B刚要离开挡板C时,物块A运动的距离为d,速度为v。则此时(  ) 图13 A.拉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Fvsin θ B.物块B满足m2gsin θ=kd C.物块A的加速度为 D.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为Fd-m1gdsin θ-m1v2 16.(2014·通州模拟)如图14所示,足够长斜面倾角为30°,固定于水平面上,用轻绳相连的木块a、b在平行于斜面的恒定拉力作用下,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。途中轻绳断裂,b由绳断处继续运动距离x后,撤去拉力。已知a的质量为m,b的质量为5m,a、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,不计绳的长度,以下说法正确的是(  ) 图14 A.绳断裂时,a的加速度为g B.绳断裂时,b的加速度为g C.a与b间的最大距离为x D.a与b间的最大距离为x 答 案 1.选C 由表可以看出第二列数据与第一列为二次方关系,而第三列数据与第一列在误差范围内成正比,说明物体沿斜面通过的距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,故选项C正确。 2.选C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归纳出物块滑动的距离s跟弹簧压缩量Δx之间的关系是s=kΔx2,选项C正确。 3.选A 拖车与汽车脱离之前,牵引力大小等于摩擦力,脱离之后,汽车受到的摩擦力f减小,因为甲汽车的牵引力F保持不变,所以其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,加速度大小为a=,而乙汽车保持原来的功率不变做加速运动,根据P=Fv可知,其牵引力会随其速度的逐渐增大而减小,其加速度大小会从a=逐渐减小,可见,甲车的速度较大,甲车超前,乙车落后。 4.选B 由F=μmgcos θ+mgsin θ可解得μ=,C错误;撤去F瞬间,物体仍向上运动,摩擦力的方向不变,此时F合=F=ma,a=8 m/s2,B正确;A错误;因mgsin θ>μmgcos θ,故撤去F后,物体上滑到速度为零后,再向下加速下滑,D错误。 5.选B 细线剪断瞬间,弹簧弹力不变,A和B整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物体B的重力,因此整体的加速度为a==g,对于物体B:mBg-FN=mBa,所以A、B间作用力FN=mB(g-a)=mBg=8 N。 6.选C 相等时间内重物下落的距离是工件运动距离的2倍,因此,重物的加速度也是工件加速度的2倍,设绳子上的拉力为F,根据牛顿第二定律=2·,解得F=,工件加速度a==,所以C正确。 7.选D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,物体沿不同倾角的光滑斜面滑到斜面底端的速度大小相等,方向不相同,选项A错误;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所用的时间不相同,选项B错误;物体滑到斜面底端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相同,所用时间不同,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重力所做功的功率不相同,选项C错误D正确。 8.选A 子弹离开枪膛时,火药推力为零,子弹的加速度等于0,t=0时,子弹加速度a0=m/s2=2×105 m/s2,子弹在枪膛内的运动时间t=3×10-3 s。做出子弹的加速度时间图像,a ­t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就表示子弹最终获得的速度,因此子弹离开枪膛时的速度为m/s=300 m/s,A正确,B错误;子弹的加速度越来越小,不是匀加速运动,因此x=t=×3×10-3 m=0.45 m是错误的,子弹不是匀速运动,x=vt=300×3×10-3 m=0.90 m同样是错误的,C、D错误。 9.选C 由于弹簧一直处于压缩状态,故弹性势能一直减小,但没有减为零,故A错误;A对B做的功等于B机械能的增加量,大于B动能的增加量,故B错误;由于AB整体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,故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小量等于A和B机械能的增加量,故C正确;对物体A,重力、支持力、弹簧弹力和B对A弹力的合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增加量,故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的代数和大于A动能的增加量,故D错误。 10.选D 物体B以水平速度冲上A后,由于摩擦力作用,B减速运动,A加速运动,根据能量守恒定律,物体B动能的减少量等于A增加的动能和系统产生的热量之和,选项A错误;根据动能定理,物体B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B损失的动能,选项B错误;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,物体B损失的机械能等于木板A获得的动能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之和,选项C错误;摩擦力对物体B做的功等于B动能的减少,摩擦力对木板A做的功等于A动能的增加,由能量守恒定律,物体B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木板A获得的动能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之和,选项D正确。 11.选ACD 由图可知,物体所受最大静摩擦力为7 N,A正确;由F-μmg=ma,得:a=F-μg,将F1=7 N,a1=0.5 m/s2,F2=14 N,a2=4 m/s2代入上式可得:m=2 kg,μ=0.3,故C、D正确,因物体做变加速运动,无法求出F为14 N时物体的速度,故B错误。 12.选BD 若切线的倾角为θ,则这时的加速度为gsin θ,由于甲的轨道切线倾角并不是都比乙的大,因此A项错误;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,mgh=mv2,在同一高度甲、乙的速度大小相等,B项正确;甲开始的切向加速度比乙的大,且这个加速度在竖直方向的分加速度也大,因此开始时甲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比乙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快,则C项错误;从如图所示的速率—时间图像可以判断,甲先到达B点,D项正确。 13.选ABD 汽车达到最大速度时,加速度为0,牵引力等于阻力,汽车功率P=Fv=Ffv,所以最大速度v==20 m/s,对应的动能为4×105 J,A项正确;汽车以加速度2 m/s2匀加速启动,牵引力F=Ff+ma=8×103 N,所以2 s末对应的实际功率为P=Fat=32 kW,能够维持匀加速运动的最长时间为t==5 s,对应的摩擦力做功为WFf=Ffx=Ff·at2=105 J,B项正确,C项错误;当汽车保持额定功率启动时有-Ff=ma,解得其加速度为a=6 m/s2,D项正确。 14.选ABD 物体B对地面恰好无压力说明弹簧中拉力为2mg,对物体A,由牛顿第二定律,2mg-mg=ma,解得此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小为g,方向竖直向上,选项A正确。对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,由机械能守恒定律,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mgh,选项B正确。此时物体B处于静止状态,选项C错误。由能量守恒定律,此过程中物体A的机械能减少量为mgh,选项D正确。 15.选CD 静止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1=,当B刚要离开C时,弹簧处于伸长状态,x2=,而d=x1+x2,故B错误;由F-m1gsin θ-kx2=m1a可得:a=,C正确;拉力做功的功率P=Fv,A错误;由能量守恒可得:弹性势能的增加量ΔEp=Fd-m1gdsin θ-m1v2,D正确。 16.选BD 绳断前,a、b整体做匀速运动,拉力F等于整体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和滑动摩擦力之和,即F=6mgsin 30°+μ6mgcos 30°=mg,绳断裂时,绳上的拉力瞬间为0,故a的加速度为gsin 30°+μgcos 30°=g,方向沿斜面向下;同理可知b的加速度为g,方向沿斜面向上,选项A错误B正确。由于μ=>=,故a、b最终都将静止在斜面上,故当a、b都静止时,两者间的距离最大。绳断开后,a做匀减速运动,直至静止,b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,最终静止,设绳刚断开时,整体的速度为v,则由动能定理可得, 对a,-mgsa=0-mv2,对b,-·5mgsb=0-(·5mgx+·5mv2),联立以上两式可得a与b间的最大距离Δs=sb+x-sa=x,选项C错误D正确。
开通VIP
收藏
+ 收藏PPT吧
节省您50%的设计时间

更新时间:2022-12-12 10:50:48

类       别:高考

文件类型:docx

软件:Word

大小:442.50KB

页数:9

提供者:用户投稿

1、扫码登陆后,点击开通VIP后即可下载文档。

2、本文档由用户上传,版权归上传用户所有,PPT吧仅提供文档存储空间。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客服处理。


上一篇: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复习题专题四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.doc
下一篇: 高中物理选修3-2第五章交变电流复习课件及测试题答案.doc
×
快速登录 急速下载

用户协议

注意:QQ和微信账号不互通,推荐使用微信登录。


联系
客服
点击咨询
在线时间:9:30-21:00

开通
VIP

回到
顶部